close

有效學習(快樂學習)

「可以忍受失敗,但不能被擊敗。」人生的旅途可說是從學習中成長。
打從出娘胎以來,除了本能上的反應,其餘的一切皆從學習而來。
學習除了是人類行為的一種之外,更是人身為萬物之靈的原因。
人類在有生之年,就是成長與外在環境的動態交互作用。
10/18 於民雄科學館
快樂學習-楊瑞珠教授
聽完楊教授的演講,感慨良多。
從小到大總有個理想-—希望自己長大之後,
能有所作為,當一個有用的人。

身為家中長女的我,從小父母所賦予的責任,
就是要好好照顧家中的四個弟妹。
鄉下的孩子,讀書的機會本來就不多,
尤其在五○年代,一般存在著「重男輕女」的農業思維
(與其說是傳統思維,更可說是中國千年來對女性的束縛)。
女生根本沒有機會唸書,何況當時家中一貧如洗。
奶奶是個傳統的女人,除了愛孩子、愛自已的家之外,
不會想到要送孫女去讀書。
在她的思考模式裡,女生只要懂得三從四德就可以,
即便我是她的寶貝孫女,也不例外。
就因為如此,奶奶成了我生命中學習的一大障礙,
也因此差點就成為改變我一生的黑手。
所以當自已有機會接觸到書本時,已經是位超齡「學童」,
但仍慶幸當初能說服母親讓自已唸書,否則一生可能就與書本絕緣了。

因為是家中第一個識字的人,所以多少也成為家中決策的一員。
相對的,對於家庭也多了一份責任。
與其說責任,更應說是壓力,責任與壓力本就是一體兩面。
因為家貧,扛起家計就成為理所當然的事。
為了家計,放棄所有理想。
一生的責任就是養家,犧牲自已求學的機會讓弟妹讀書。

這些都是陳年往事,不提也罷。
只是時至今日,想要重拾書本,基本上有其難處。
健康是一大考驗,家庭也是一大壓力。
雖然孩子都大了,也各有一片天,父母階段性的責任已完成
,但並不代表可以抽離家中。
為人母、為人妻的角色,不但無法轉換,更要加演一個角色-—學生。
角色轉換時,有時會錯置,忙於學業,就疏於對家庭其他成員的照顧;
忙著家庭,就難以兼顧學業。這時才深深的體會到當學生不容易,當一個媽媽學生更難。

時間的規劃利用,及學習的正確態度,
自開學以來一直困擾著我。
聽完教授的演講,才知道是自已的角色沒控制好,
若能好好的做規劃學習,不但可減輕壓力,更可以快快樂樂的同時兼顧家庭與學業。
從今而後,我要做個終生學習的讀書人,快樂的遨遊於我好學不倦,「不知老之將至」的世界中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251101 的頭像
    a251101

    想飛的心情

    a251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